工作人员对万能试验机的测试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即使是先进、精密的试验机,如果操作人员技能不足或操作不当,也会导致测试结果出现显著偏差等情况。这些影响贯穿于测试的整个流程,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:
1. 试验准备阶段
这是容易引入人为误差的阶段。
试样制备:
取样位置与方向: 对于非均质材料(如金属铸件、复合材料、木材),从不同位置或沿不同方向(如轧制方向)取样,其性能本身就有差异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取样。
试样尺寸与加工: 试样的尺寸、形状、平行段长度、过渡圆弧等必须严格符合标准。加工过程中的划痕、刀痕会成为应力集中点,导致试样从该处提前断裂。
尺寸测量: 使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试样尺寸时,测量部位、力度和读数都会带来误差。微小的尺寸误差(尤其是截面积)会对强度计算结果产生直接影响。
设备准备与校准:
夹具选择与安装: 选择不合适的夹具(如平楔形夹具用于测试板材,却用了用于圆棒的V形夹具)会导致夹持不当或打滑。夹具安装不平行、不对中,会引入额外的弯曲应力。
对中调整: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。如果试样轴线与试验机施力轴线不重合,就会产生弯矩,导致测得的强度值偏低,尤其对脆性材料影响更大。熟练的操作员会仔细调整以保证对中。
设备校准: 未按规定周期对试验机的力值、位移、引伸计等进行校准,会导致系统误差,所有测试数据都不可信。
2. 试验操作阶段
试样装夹:
夹持力: 夹持力过小会导致试样在测试中打滑;过大则可能过早地损伤或压坏试样夹持端,甚至在夹持处附近产生应力集中而提前断裂。
夹持位置: 试样在夹具中的位置不居中或深浅不一,会影响测试段的实际受力状态。
测试参数设置:
控制模式选择: 错误地选择控制模式(如该用位移控制时用了力控制)可能导致测试失控(如过快加载导致冲击,或过慢加载产生蠕变效应)。
加载速率/应变速率: 这是影响结果的关键参数。许多材料(尤其是塑料、高分子材料)具有应变率敏感性。加载速度越快,测得的强度通常越高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材料标准规定的速率进行测试。
引伸计安装与使用: 引伸计是精确测量试样变形的传感器。安装时的松紧度、是否与试样轴线平行、在试样屈服前或断裂时是否正确取下,都会直接影响弹性模量、屈服强度等关键参数的准确性。
测试过程监控:
操作人员需要全程监控测试曲线和设备状态,及时发现异常(如试样打滑、异常声响、曲线突变等)并采取相应措施。缺乏经验的操作员可能无法识别这些异常。
3. 数据处理与报告阶段
结果判读:
屈服强度的确定: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平台的材料,需要采用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(Rp0.2),这需要在应力-应变曲图上作图。不同人员作图可能存在主观差异。
断裂点的判断: 判断试样是断裂还是出现颈缩后停止,会影响断裂伸长率的计算。
曲线取舍: 如何取舍测试曲线的起始段和结束段,也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。
数据记录与修约:
错误地记录数据、单位换算错误是低级的但确实会发生的人为失误。
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数据修约,会影响结果的精确度和可比性。
环境因素记录:
忘记记录测试时的环境温湿度,而温湿度对一些材料(如塑料、复合材料)的性能有显著影响,导致测试结果无法在相同条件下复现
主营高温万能试验机,高温拉伸试验机,真空高温拉伸试验机,高低温万能试验机,高低温拉伸试验机等产品
 在线咨询
  在线咨询